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有形的金融资本,即家族企业和家族金融资产的传承,是商业家族传承的重要方面,但无形资本的传承也不可小觑:人力资本(依附于家族成员个体的能力)、家族资本(家族凝聚力及家族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资本(家族的社会声誉及人脉资源),促成了金融资本的繁荣。在代际传承过程中,要维持这些无形资本是及其不易的。艺术与慈善被罗斯柴尔德、摩根、洛克菲勒、古根海姆、兰黛等顶尖商业家族地作为巩固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密钥”。他们在商业与艺术收藏和赞助方面均有不菲成就,他们的成就跨越代际,传承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在财富愈发繁荣的今天,这些家族实现基业长青的经验所带来的启发将更具广泛意义。


罗斯柴尔德家族

艺术收藏与家族文化血脉传承


艺术收藏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不仅是爱好和投资,也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这个家族从19世纪初开始就与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交往甚密,并以收藏享誉全球。在艺术赞助和收藏方面,罗斯柴尔德家族甚至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媲美。家族的审美和生活方式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品味(Le goût Rothschild)”,影响了许多后来的美国豪门,并对美国早期艺术收藏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纽约艺术界在镀金时代发生了重大转变,拍卖行建立,展览不断发展,也在此时树立了纽约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关键地位。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罗斯柴尔德家族合影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迹始于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早年靠着买卖古董和古钱币赚得第一桶金,后凭借经商天赋成为杰出的银行家。为了拓展银行业务,梅耶·罗斯柴尔德把自己的五个儿子分别派往英、法、意、德、奥五国,建立各地银行分支机构,形成了一张掌握欧洲全局的信息网。除了商业成就之外,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为各地艺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方式多样,包括向公共机构捐赠作品,为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品收购和考古发掘提供资助等。


家族中的法国分支是最早开始收藏的一脉。詹姆斯·梅耶·罗斯柴尔德(James Mayer Rothschild)是梅耶·罗斯柴尔德最小的儿子,也是家族内第一位油画收藏家,在他29岁时便收藏了艺术家让- 巴蒂斯特·格勒兹(Jean-Baptiste Greuze)的画作《倒牛奶的女人》(La Laitiere),现在陈列在卢浮宫内。相比法国画家,詹姆斯更偏爱尼德兰地区的画家,如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和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等。而真正将艺术赞助推向高潮的是其几个子女,他们继承了“罗斯柴尔德品味”,成为巴黎各家博物馆和机构的重要赞助者。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让- 巴蒂斯特·格勒兹《倒牛奶的女人》,现藏于卢浮宫,图片来源:卢浮宫


詹姆斯的长女夏洛特·罗斯柴尔德(Charlotte de Rothschild)不仅是一位藏家,也是艺术家,她与让-巴蒂斯特-卡米尔·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和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等不少知名画家相识相知。其收藏以18、19世纪法国艺术家作品为主。她是家族中女性艺术赞助人的代表之一,她的藏品作为遗赠捐给了卢浮宫、装饰艺术博物馆和克鲁尼博物馆。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位于卢浮宫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收藏(部分),图片来源:卢浮宫


詹姆斯的两个儿子:长子阿方斯·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Alphonse James de Rothschild)和小儿子埃德蒙·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Edmond James de Rothschild)均是重要的艺术收藏家和赞助人。哥哥阿方斯是荷兰古典大师作品的狂热收藏家,也是伊斯兰艺术品的重要收藏家。他收藏了梅因德尔特·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伦勃朗(Rembrandt)等荷兰艺术家作品。他一生捐赠了约2000件作品给不同的博物馆,有200家艺术机构受过其赞助,他还以法国地区博物馆的名义资助艺术家;弟弟埃德蒙则更是全身心投身于艺术文化领域,艺术收藏占据了他的一生,他也是巴黎美术学院院士。其后代也将他的藏品捐赠出来,深刻影响了1873年以后的法国国家收藏。


英国一脉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艺术收藏与赞助的重要力量,从梅耶·罗斯柴尔德之后的第三代开始发力。以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Lionel Nathan de Rothschild)和安东尼·内森·德·罗斯柴尔德(Anthony Nathan de Rothschild)为代表。哥哥莱昂内尔以荷兰和弗拉芒画派的重要作品收藏为主,他会集中性的购买一大批作品以获取艺术家重要作品——最具典型案例的是他在1878年购买的一批藏品,其中包括17世纪的80幅荷兰和弗拉芒画派的作品;弟弟安东尼则倾向于在欧洲各地的经销商手中购买,古董和油画都在其涉猎范围内,他从法国获得了几件极为罕见的彩陶,同时还拥有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为火星神的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 Man as the God Mars)和弗朗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的《信使的派遣》(The Dispatch of the Messenger)等。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弗朗索瓦·布歇《信使的派遣》,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如果说这一代更多的表现在艺术收藏方面,那么第四代则可谓将“罗斯柴尔德品味”发扬光大。阿尔弗雷德·德·罗斯柴尔德(Alfred de Rothschild)是莱昂内尔的次子,作为艺术赞助人,他向伦敦国家美术馆捐赠资金用于收购艺术品。他不仅是国家美术馆的受托人,还是华莱士收藏馆的创始人和受托人。和其父亲一样,阿尔弗雷德会避免从拍卖行购入,主要通过朋友和家人渠道购买艺术品。


在艺术慈善方面有巨大成就和贡献的要数费迪南·德·罗斯柴尔德(Ferdinand de Rothschild),他的祖父是奥地利分支开创者所罗门·梅耶·冯·罗斯柴尔德(Salomon Mayer von Rothschild)。他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建造沃德斯登庄园(Waddesdon Manor)并作为遗赠捐给英国国家信托组织(National Trust),这座博物馆级的建筑中囊括了让- 巴蒂斯特·格勒兹、伦勃朗、彼得·保罗·鲁本斯等众多艺术大师的名画。1898年,根据费迪南德的遗愿,向大英博物馆捐赠近300件原藏于沃德斯登庄园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和设计品,包括金银器、水晶、琥珀、珐琅、陶瓷、家具和雕塑等。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沃德斯登庄园内景一角,图片来源:National Trust


值得一提,在家族第七代、英国一脉的继承者雅各布·罗斯柴尔德(Jacob Rothschild)的领导下,罗斯柴尔德基金会现在仍代表国家信托基金管理着沃德斯顿庄园,并为其继续扩增藏品,包括18世纪和当代艺术。雅各布是英国文化遗产彩票基金会的首任主席,对英国博物馆界的影响十分重要,他曾是伦敦国家美术馆受托人主席,还担任过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和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的受托人,同时是使萨默塞特宫作为展览馆对公众开放的关键人物之一。


尽管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三支家族血脉也有收藏,却因战争、无人继承等问题,将藏品陆续辗转至法国、英国,以及其他地区,如意大利一脉的阿道夫·卡尔·冯·罗斯柴尔德(Adolphe Carl von Rothschild)1901年将藏品作为遗赠捐给了法国的卢浮宫和克鲁尼博物馆;奥地利一脉的藏品在战争期间被纳粹占领,后返回给已在美国定居的家人……


于罗斯柴尔德家族而言,艺术收藏早已溶于家族的文化血脉之中。


  • ·他们的收藏风格具有统一性

家族的收藏风格鲜明,古典风格糅合写实手法,繁复中流淌着动态之美是其家族喜爱的风格。荷兰画派、巴洛克绘画、弗拉芒画派是其家族成员热衷收藏的典型,其中让-巴蒂斯特·格勒兹、伦勃朗、鲁本斯、安东尼·凡·戴克等更是跨越家族世代和地域的家族收藏艺术家代表。


  • ·遍布欧洲各地的艺术关系网

罗斯柴尔德家训中有这么一句“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借助家族遍布在欧洲五个大国的势力,罗斯柴尔德家族能够做到连艺术经销商们都未必能支撑起的庞大的艺术品流通网络,因此他们通常会拒绝拍卖行,更倾向从朋友或家人手中购买艺术品,利于关系网彼此知会重要的艺术品买卖,让藏品在不同的市场中流通。他们常常一买就是一整个收藏体系,藏品耀眼而瞩目。


  • ·家族世代接力的艺术慈善

艺术品有着跨越时间的魔力,至今罗斯柴尔德家族都仍在与艺术打交道。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艺术轨迹来看,创富一代的罗斯柴尔德先辈们更多的是出于投资为目的收藏艺术品,而到了第三代开始,子女开始慢慢将该目的转化成个人喜好,并慷慨地将父辈们的收藏捐赠给各大博物馆,可以看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大部分艺术品捐赠为遗赠,同时子辈们在艺术上还出资出力,不仅资助艺术家、博物馆,有的还投身艺术事业,对欧洲各地艺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


摩根家族

“品味”社交与金融帝国的崛起


来自欧洲、发迹美国的摩根家族并非显贵出生,先辈靠经营马场和咖啡馆谋生。家族的转变发生在朱尼尔斯·摩根(J.S. Morgan)身上——J.S摩根接触金融行业,并得到雇主乔治·皮迪博(George Peabody)的赏识,由于乔治·皮迪博没有子嗣,在其退休后,朱尼尔斯接管了公司的全部生意,并培养儿子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P. Morgan)成为继承人。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J.P摩根也不负所望,由他创立的J.P.摩根公司,是影响美国乃至全球金融行业的“霸主”。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家族走上了新的高度。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左起:J.S摩根、J.P摩根和小J.P摩根,图片来源:J.P. Morgan


艺术在摩根家族的商业帝国构建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摩根家族选择将艺术品作为家族财富的重要载体,有力强化了他们在政治和商业圈层中的社交关系网络,这对于家族从事金融业务来说非常重要。在J.S摩根和J.P摩根父子先后出现在世界金融舞台的时间里,他们基本垄断了英美两国之间的资金往来,并与各国皇室、政要、企业家均保持着广泛的关系。他们的业务开展很大程度建立在艺术的交流上,J.P摩根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朋友,两人常会探讨艺术方面的内容,比如一次在参观J.P摩根的艺术收藏品时,爱德华七世认为一幅画的位置不太合适,J.P摩根却直截了当地回答:“先生,因为我喜欢那儿。”他还因归还了一件珍贵的教士斗篷而受到意大利国外的嘉奖,享受到“国王陛下的表兄”的待遇;J.P摩根还成立俱乐部举办各种高级私人聚会,只招待符合他要求的上流社会人士,这样私密的社交方式能帮助他有效“开单”。


J.P摩根对艺术的爱好和品味与其父亲J.S摩根的教育有着密切联系。J.S摩根在空闲时会和儿子去城里逛画廊,这为J.P摩根后来收藏艺术奠定了基础。J.P摩根一步步按照父亲的计划接受一系列家族继承人的教育:在波士顿接受基础教育,毕业之后被送往瑞士学习法语,能流利使用法语之后又被送往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德语和艺术史。这些文化、艺术的修养与积累渐渐改变着摩根家族。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美国传奇摄影大师爱德华·史泰钦拍摄的J. P摩根,图片来源:凤凰艺术


在J.P摩根去世后,其儿子约翰·杰克·皮尔庞特·摩根(J. P. Morgan Jr.)沿袭了父亲的遗志,将父亲留下的艺术品部分出售、部分捐献。他捐出了大部分藏品——于1924年将其父亲建造的摩根图书馆整座建筑以及其中的全部藏品,连同他自己后来收藏的名人手稿、孤本书籍等一并捐出,并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管理运营,于是摩根图书馆变成了一家博物馆,他还将父亲收藏的7000多件历史文物捐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剩余的小部分艺术品则几乎以半卖半送的低廉价格卖给了当时各个行业的大佬,以巩固家族的社会关系网络。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摩根图书博物馆内部,图片来源:摩根图书博物馆


摩根家族在商业上成功的重要秘诀在于他们与各地的权力集团保持着的密切关系。虽然有一部分运气因素,但家族贯彻精英教育方式,深谙上流社会的交往方式,使并非贵族出生的摩根家族能与英国皇室、政坛关系密切,鼎盛时期他们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各国皇室以及白宫。1929年,摩根银行被迫向公众披露的一份优惠客户名单,众多政要名流都在其上,政治层面有前总统卡尔文·库利奇、当任的财政部长威廉·伍丁,多位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党的高层人物;企业层面有通用电气的欧文·扬、美国钢铁公司的迈伦·泰勒、大通的艾伯特·威金、第一国民银行的乔治·贝克,以及一些战争英雄、律师、大家族成员等。这些关系网正是他们在全球从事大型金融活动的最核心竞争力。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镀金银雕鹦鹉螺杯,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随着时代的发展,摩根家族逐渐退出了金融业的日常运作,成为幕后人物。但是直到现在,摩根家族仍然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由小J.P摩根捐赠的摩根图书博物馆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图书博物馆已从私人转向公共化,摩根家族不再是唯一的捐赠者,这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基金会参与进来——见天,摩根家族的艺术“魔力”仍在持续发酵。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摩根图书博物馆会员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摩根图书博物馆


洛克菲勒家族

艺术传承抵御家族财富缩水


洛克菲勒家族的艺术收藏影响了世界艺术历史。家族6代入收藏各类艺术品17万件,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收藏体量达千亿级别,不乏毕加索、梵高、达利、莫奈、马蒂斯、塞尚等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由洛克菲勒家族建立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从1929年建馆以来已举办5125场展览,几乎每年至少要举办55场大大小小的展览,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现代艺术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小洛克菲勒五子,从左至右:大卫(前大通银行董事长)、温斯洛普(曾任阿肯色州州长)、洛克菲勒三世、纳尔逊和劳伦斯(保守党派人士兼房地产开发者),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然而巨额的艺术财富未必是一件好事,对于财富传承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负担,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遗产税可以高达50%,艺术品作为遗产的一种,转移时需支付高昂的遗产税,并且是以当时的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而非购入价值为基础进行计算。这意味着继承价值庞大的艺术品遗产,需要承担巨额的税费。因此,许多欧洲富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是选择将艺术品拍卖变现后再继承,就是将大量艺术品捐给非赢利机构和慈善组织。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莫奈的画作悬挂在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哈德逊松林大宅的梯级间


对于洛克菲勒家族来说,传承了6代人的艺术收藏如果作为遗产一直传承下去,可能要缴纳千亿级别的天价遗产税。对此最好的避税方式,就是把大部分艺术品捐赠给家族主导的博物馆和美术馆,MoMA自然成了洛克菲勒家族艺术财富传承的最佳避税港。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MoMA外景,图片来源:MoMA


于洛克菲勒家族这样的大家族而言,艺术品已占到家族整体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控制艺术品的定价权和流通来保护欧美财团家族的垄断利益。他们出售藏品时对量、价控制严格;如果大批量的释出藏品会打破市场原有的平衡,许多欧美财团家族利益均会受损,这也是许多大收藏家族不会集中性地将全部藏品抛售的原因。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家中无处不在的艺术家名作,图片来源:佳士得


2018年,洛克菲勒家族仅将1%的家族收藏拿出来拍卖,便收获了8.32亿美元(约合53.06亿人民币),其中19%的拍品超最高估价5倍成交,七位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价格创历史新高,可见艺术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虽然这次拍卖款项将用于公益慈善,但其捐助的慈善对象主要仍是洛克菲勒家族名下的非盈利组织,包括大卫·洛克菲勒基金、洛克菲勒大学、MoMA、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洛克菲勒兄弟基金等。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系列拍卖——“十九及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全场最高价拍品:毕加索于1905年玫瑰时期创作的代表作《拿着花篮的女孩》,最终成交价1.15亿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的艺术财富,除了先祖留下的有形的艺术资产外,另一种无形的艺术资产更为可贵——那就是家族传承下来的卓越的艺术眼光。洛克菲勒家族这份庞大的收藏是从老约翰的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和他的妻子艾比(Abby Aldrich Rockefeller)开始的。小洛克菲勒将瓷器作为唯一嗜好,在上文提到的摩根家族艺术遗产的“捡漏”中,小洛克菲勒也是其中参与者之一,他向父亲借贷200万美元买下这些瓷器,事实证明他的眼光非常好,现在这批瓷器中有些单件都可以卖到千万美元。妻子艾比更是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很早就接受文学、艺术史和古代历史的教育,使其对艺术有着极好的鉴赏能力,在与小洛克菲勒结婚的25年后,艾比开始了现代艺术的收藏之路。她是MoMA的奠基人。到了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其儿子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继承了妈妈的事业,成为MoMA的赞助者,他的弟弟劳伦斯·洛克菲勒(Laurance Rockefeller)和大卫·洛克菲勒也在不遗余力的支持MoMA的发展。MoMA最初是以展示绘画作品为主,后来展品范围渐渐扩大,不断扩充着媒介和视阈。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MoMA进行实验艺术的新空间。委托艺术家基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馆藏作品进行新的创作和展示。观众可以直接与艺术家以及正在创作的作品互动,在对话中见证新作品的诞生。图片来源:MoMA


古根海姆家族

艺术与慈善重燃家族辉煌


古根海姆家族凭借其成功的采矿业及冶炼业全球知名。19世纪该家族拥有的财富位于世界前列,但传承到三、四代后开始渐渐没落,直至第五代依托艺术、慈善事业,再次使家族复兴。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古根海姆家族合影


梅耶·古根海姆(Meyer Guggenheim)是家族财富的开创者,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鼓励孩子去欧洲游历,这使一些孩子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古根海姆这个名字便与现代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


家族的成员许多都资助过艺术活动,其中尤以所罗门·古根海姆(Solomon Guggenheim)为代表。在好友希拉·雷贝(Hilla von Rebay)的帮助下,所罗门从1929年开始系统性地购买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当时现代艺术品的市场还很不成熟,一战后,他基本退出了家族企业转而致力于现代艺术品的投资。到1937年为止,他买下了近3000件作品,其中包括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罗伯特·德劳内等几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同年,他决定基于这些藏品成立所罗门·古根海姆基金会,其宗旨为“鼓励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增强公众在艺术领域的鉴赏力”,同时基金会被赋予“建立一到多间博物馆的使命”。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另一位对家族艺术事业贡献巨大的成员是所罗门的侄女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1920年,22岁的佩吉利用祖父梅耶留下的250万美元,远赴向往已久的欧洲游学。在巴黎,她成了各种艺术沙龙的座上宾。佩吉没有浪费祖父留给她的遗产,她十分会选购艺术品,不仅眼光毒辣,还擅于抓准时机。1939年初,二战已经打响,趁人们抛售作品以套现之际,佩吉给自己定下了“日入一画”的目标,每天奔波于艺术家的工作室,以低廉的价格将感兴趣的作品全部收为己有。她的藏品几乎全面覆盖20世纪欧洲和美国的各个重要流派和艺术家之作,包括毕加索、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马格利特、杜尚、米罗、达利、夏加尔等一众耀眼的艺术明星在内。她逝世后,她在威尼斯的住所变为了佩吉·古根海姆美术馆。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佩吉·古根海姆,图片来源:古根海姆基金会


然而,由于家族人数的增长,后代很难像梅耶那样对人力资本进行培养和规划;另一方面,内部矛盾也导致家族凝聚力的丧失,古根海姆的家族资本在第三、四代时逐步消耗殆尽。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的富人榜上已经看不到古根海姆家族的名字。面对这一困境,古根海姆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哈利·古根海姆(Harry Guggenheim)决定效仿洛克菲勒家族,将这些财富中的很大一部分交由各类基金会使用。


与此同时,古根海姆博物馆迎来了它的“贵人”——托马斯·克伦斯(Thomas Krens)。1988年,托马斯·克伦斯担任古根海姆基金会主席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总馆馆长。在其任期内,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实施扩张计划。由最初纽约第54大道的一个汽车展示棚改造的展览馆,陆续建成今天在全球拥有五处分馆的“连锁博物馆”。其中,以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分馆最为成功,创造了“一座博物馆挽救一座城”的奇迹,在全球引起轰动效应——十年时间,艺术改变了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使其成为欧洲生活、旅游、投资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不到一年内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即占毕尔巴鄂市年收入的4%,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在托马斯的其管理下,古根海姆博物馆变成了一种品牌消费品,成就了另一种商业模式——想要成为博物馆的加盟分馆,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加盟费”,此外加盟方还要自己承担征用土地费、投资兴建费、建馆建设费等。而古根海姆基金会所要做的,是利用他们的专业眼光来选定建筑师和建筑方案,随后把馆藏的作品出借并协助新馆举办展览。但所有的管理层都是由古根海姆指派并进行管理,因此博物馆的主导权仍归古根海姆所有,加盟方往往只占据小部分。尽管如此,基金会仍会收到世界各地发出的邀请,希望能在当地建立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立和拓展,使得家族影响力在不同的国际城市生根发芽,为家族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积攒了稀缺的信任资源。


时至今日,古根海姆家族早已脱离其赖以起家的大部分实业。但家族重视艺术、慈善的行为却为家族资本的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1999年,古根海姆家族的第五代继承人彼得·劳森-约翰斯顿二世(Peter Lawson-JohnstonⅡ)与托德·莫利(J. Todd Morley)和马克·沃尔特(Mark Walter)的企业Links Securities和Liberty Hampshire合并,成立古根海姆合伙人公司,它管理的资产已超过3250亿美元。公司秉持着“家族负责形象公关、专业经理人负责管理”的独特模式——聘请了在高盛有20多年经验的资深银行家彼得·格米萨(Peter Comisar),带领古根海姆的洛杉矶投行团队,引入波音、迪士尼等客户;摩根大通多媒体投资银行主管马克·范·利瑟(Mark van Lith)也受邀加盟,他曾操盘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时代华纳、维亚康姆等公司的大型交易;还聘请了前美林证券投行与资本市场部的资深董事总经理约翰·凯塞萨(John Casesa)、瑞士信贷的不动产金融及资产证券化专家罗伯特·布莱纳(Robert Brennan)和阿楠·盖加(Anand Gajjar)等100多名顶级人才。


古根海姆家族经历了从金融资本到社会资本,再由社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换。其姓氏已成为珍贵的家族财富,这也是如此多华尔街大佬愿意与这一家族合作,各路金融精英争相加入古根海姆合伙人公司的重要原因。


兰黛家族

家族形象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表面上,西方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依靠风险隔离、资产配置、保值增值等金融技术手段,但从深层次出发,许多百年企业的传承更依赖于家族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的打造和维护。雅诗兰黛第二代掌门莱纳德·兰黛(Leonard Lauder)曾说过,“我们处于一个消费者世界,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刻停止了就会倒退。因此,我们不得不持续地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而斗争。”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雅诗·兰黛家族合影


为了提升形象,家族一直尽可能让品牌与艺术、教育、健康等领域结合,从而获得顾客的喜爱和青睐。如莱纳德所言,“只有赢得女人心,获得她们的信任和认同,化妆品公司才能赚钱”。而要获得女人的认同,则需要品牌的形象符合她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对于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慈善捐助,艺术更大众化,毕竟相比居民和游客去医院的次数,艺术地标的打卡机会多得多。为此,兰黛家族为品牌打造的第一个形象是:艺术。一个时尚品牌的艺术性是维系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因,其艺术表现的精湛与否往往决定品牌的终极格调;家族打造的另一个形象是:慈善。兰黛家族成员都是纽约知名的慈善家,惠特尼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等机构都有兰黛家族的贡献。


2013年,莱纳德将毕生收藏的81件立体主义画作捐赠给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总价值达11亿美元。对此,时任大都会馆长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激动地表示,“这样的收藏可遇不可求,是每个美术馆馆长做梦都想得到的。”这批馈赠扭转了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在现代主义部分薄弱不均的现状。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莱纳德·兰黛藏品展亮相大都会,图片来源:tracenichols


而对兰黛家族而言,这无疑为其品牌形象大大加分。要知道在现当代艺术市场持续有利可图之时,选择捐赠而不是委托拍卖行转手牟利,使兰黛家族从众多藏家和慈善人士们中间脱颖而出,成为推崇慈善理念,树立行业典范的标杆。莱纳德在2010年接受《女装日报》《Women’s Wear Daily》的采访中曾坦言,自己建立艺术收藏并不为拥有,而是为了保存,旨在最终进入美术馆收藏。每次购买艺术品都会衡量与现有藏品以及美术馆馆藏之间的关系。就像对商业的兴趣也并不为聚敛财富,“因为攒够了接下来五辈子的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待艺术以及经营企业的态度是很相似的。我真正的热情是建立一些可以被存留、被传承的事物。”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莱纳德·兰黛捐赠的部分藏品,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更为可贵的是,这次捐助的藏品均是精挑细选、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立体派作品,即便是对大都会这样等级的博物馆来说都非常难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兰黛家族继承人的艺术眼光。早在1976年,莱纳德就开始进行收藏,后逐渐将立体派锁定为关注方向,只收市场上最好的、博物馆级别的作品。依照他的理念,“没有明确的侧重点、规矩、原则,以及超预算的准备,你不可能建立一个好的收藏。”莱纳德策展人艾米莉·布劳恩(Emily Braun)提供26年的专业咨询和学术支持,也因此拿下了多件在艺术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1908年在巴黎Kahnweiler画廊第一个立体派展览上的作品,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的《米斯特拉酒店》(Terraceof Hotel Mistral)(1907)和《埃斯塔克的树林》(Trees at L’Estaque)(1908);第一件创作于在意大利的立体派作品,毕加索的《榨油工厂》(Oil Mill)(1909)等。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乔治·布拉克《埃斯塔克的树林》(Trees at L’Estaque),1908,现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莱纳德的弟弟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丝毫不输哥哥的艺术审美,他还是纽约新美术馆(Neue Galerie New York)的创始人之一。罗纳德拥有约4000件艺术品,可大致分为6类:中世纪艺术、武器与甲胄、德奥表现主义艺术、后期印象派和当代艺术、20世纪设计和当代艺术。其最有名的藏品是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作于1907年的《艾蒂儿·布洛赫-鲍尔画像一号》(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该作于2006年被罗纳德以1.35亿美元的天价买下,创造了当时最贵画作的纪录。他对藏品的要求同样极为苛刻,比如他只收1935年前的毕加索作品。他幽默地称,只有第三类艺术品:“Oh”、“Oh My”和“Oh My God”才值得考虑。


艺术的传承与传承的艺术:盘点五大商业家族的收藏之道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艾蒂儿·布洛赫-鲍尔画像一号》,1907,现藏于纽约新美术馆


在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的孙辈中,罗纳德的两个女儿不仅像父辈那样参与到家族企业的发展,也继承了祖母的气质与雄心,热心慈善与艺术。姐姐艾琳·兰黛(Aerin Lauder)在1999年担任大都会年度时装盛宴联合主席,成为担任此项工作的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孩;妹妹简·兰黛(Jane Lauder)则为MoMA举办年度最重要的筹款晚会。


资助予诸如大都会、MoMA这样的机构,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还能为家族和品牌带来更多的曝光率和关注度。艺术捐赠已成为不少慈善家步入纽约名人堂的通行证,以艺术慈善的方式加入最为精英的文化董事会之列,通常意味着属于上流阶层的商业机会将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