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青年艺术家TOP10拍卖市场报告



艺术市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见证和传承历史的同时不断探索前沿。随着艺术生态的迭代,艺术拍卖的注意力也开始从经典逐步向新生代渗透。于青年艺术家而言,作品上拍意味着公共价值的认同与收藏群体的积淀,而复杂的市场机制作用也对他们职业发展的轨迹发起了更多挑战。


本报告的全球青年艺术家TOP10榜单以Artprice数据库中全球青年艺术家(1980年以后出生)2001至2020年间作品拍卖累计成交额数据为基础,从他们的个人经历、创作风格、近期动态、拍卖数据等角度剖析这个群体的共性与特点,呈现当下头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市场的概况。所有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



主要发现:


二级市场参与者年轻化。榜单中有四位艺术家首次上拍年龄不到30岁,其中,六角彩子25岁时便已有作品上拍。


艺术家身份与背景多元化。种族、性别、国籍和专业背景的构成较上一代的头部艺术家群体更加丰富。


个人经历和创作风格跨文化。他们普遍有跨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历,视野宽广,作品中体现着多元文化的融通。


市场运作专业化。其中多数人与高古轩、卓纳、豪瑟沃斯等蓝筹画廊有代理或合作关系。


成交地区聚拢化。他们作品在公开市场上的交易主要发生在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



陶巴·奥尔巴赫1981年出生和成长于旧金山。2003年,她获得斯坦福大学的视觉艺术学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于旧金山、纽约两地。


奥尔巴赫的作品主要从数学和物理学中汲取灵感,探索逻辑结构的外缘(语言,数学,空间),寻找这些结构崩溃的点并开辟新的可能性。从2009年起,奥尔巴赫开始创作被她称为“折叠绘画”的一系列作品。由于这些作品模糊了二维与三维空间的界限,因此它们可以被理解为类比了四维空间存在的可能性。


在这些作品中,奥尔巴赫首先对画布进行了扭曲或是折叠的处理,使得折痕能够被嵌入到材料之中;然后她将画布展开并为它们上色,但此时这些画布已经具备了三维的轮廓线;当颜料被晾干之后,这些作品就具备了几乎完美的三维形态。她对媒体的选择同样具有冒险精神,从绘画,摄影和雕塑到书籍设计和音乐表演应有尽有。光学、物理学和解剖学与玻璃、塑料、熔融色和印刷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设计难题和弯曲的几何形状,将已知原理扩展到只能想象的方向。


陶巴·奥尔巴赫个人最贵拍品

《无题(折叠)》Untitled (Fold)

152.69 x 122.2 cm

2010年作,丙烯

纽约富艺斯,2014

USD 2,285,000


2020年底,奥尔巴赫在旧金山完成了一幅壁画,这是她尺幅最大的画作,取名《2020》。这幅作品无疑是受数学和物理一些功能的启发,奥尔巴赫通过在画面中间插入一个清晰的矩形来丰富它的层次。


陶巴·奥尔巴赫新作《2020》,图片来源:arrestedmotion


自2001年奥尔巴赫首次在旧金山的一家画廊举办作品展以来,她在美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瑞典、挪威、芬兰、比利时、英国等多地参加了一百多场展览,包括高古轩、格莱斯顿和宝拉·库伯画廊,以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知名艺术机构。


她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现代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机构纳入收藏。


知名机构的展览与收藏经历引发了2010-2014年奥尔巴赫作品市场成交额和成交量的急速上升,2015年开始出现快速回落。过去的三年里,奥尔巴赫的作品很少在公开市场亮相了。






王俊杰1984年于加拿大多伦多出生。他的一生被疾病缠绕——4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8岁时确诊妥瑞氏症;16岁时被诊断患有抑郁症。35岁时他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一直经受病痛折磨的他没有放弃持续的学习。2007年,王俊杰获得密西根大学的文化人类学学士学位。2013年取得香港城市大学摄影艺术硕士学位,至此正式开启了艺术创作的生涯。


毕业后的王俊杰埋首于书本和网络中,不断研习梵高、毕加索和马蒂斯等艺术名家的作品。他的风景画用色偏冷,气质忧郁,尤其喜欢使用大面积的蓝色;有的画即使采用暖色调,也通过构图、意象传递出一种孤寂幽冷的氛围。他的许多画作是他想象中的景象,是对其心灵的描摹。同时,王俊杰是一位相对高产的艺术家,他曾形容他的创作过程为“靠直觉作画,从来不画草稿,在白日梦、看电影及散步中获取灵感”。这样的作画方式使得他能够在两到三天时间里完成一件作品,短短五六年的创作生涯留下约1000件画作。


王俊杰个人最贵拍品

《夕阳之河》River at Dusk

203.2 x 178 cm

2018年作,油画

香港富艺斯,2020

HKD 37,760,000(USD 4,871,567)


2014,广东中山翠亨美术馆为王俊杰举办个展。翌年,他再于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王俊杰会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Facebook,这让他很快被人们注意到。2016年,纽约老牌画廊White Columns邀他参加一场名为“业余高手”的联展。同年,王俊杰结识了Karma的画廊主布兰登·杜根。两年后,Karma画廊为其举办个展。该展览让王俊杰声誉大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惠特尼美术馆等都对其抛出橄榄枝。就连普利策奖得主、美国文化界大腕杰里·萨尔茨在看过他的展览后,都对其称赞有加。2019年,王俊杰再与MDC画廊合作,在画廊的香港空间举办其个展“夜以继日”。然而,就在同年10月,王俊杰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私人画室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未能见到即将于纽约曼哈顿下城区Karma画廊为他举办的个展“蓝色”便怅然离世。据悉,Karma画廊将继续代理王俊杰的作品遗产。


王俊杰的作品被多家著名公共机构广泛收藏,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安大略美术馆及艾什蒂基金会等。同时,化妆品帝国之一的雅诗兰黛家族也将他的作品列入长期收藏计划。


2020年,王俊杰作品以多次翻估价数倍的成交表现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中,《外观的边界》拍前估价为6至8万美元,但在现场香港和纽约直播间两厢激烈电话竞标后,最终以180万美元的价格落槌,超过此前最高估价的18倍。




阿库尼里·克罗斯比1983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埃努古,16岁时离开家乡前往美国,2020年她获得了费城艺术大学的艺术荣誉博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洛杉矶。


跨文化背景的创作视角贯穿了她的每一幅作品。她的许多作品都以家庭和朋友的图像为主体,取材来源于生活经历。她的作品常会构建错综复杂的分层场景,融合尼日利亚和美国两地的历史及人文背景,以反映后殖民化的非洲世界主义和全球混合身份所塑造的当代生活的复杂性。


阿库尼里·克罗斯比个人最贵拍品:

《丛林婴儿》Bush Babies

182.9 x 152.4 cm

2017年作,综合材料

纽约苏富比,2018

USD 3,375,000


克罗斯比荣获众多奖项,包括2017年麦克阿瑟奖、《金融时报》2016年度最佳女性奖等。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诺顿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哈默博物馆等多家艺术机构为克罗斯比举行过个展。2019年,克罗斯比参加了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


克罗斯比的作品被包括耶鲁大学美术馆、卢贝尔家族珍藏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泰特美术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惠特尼博物馆等众多知名机构收藏。


麦克阿瑟奖的获得对克罗斯比的职业生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该奖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这不仅是对其学术上的肯定,也把她的作品推向了更高的价格——2017年,是截至目前其作品年度成交额最高的一年。辉煌过后,克罗斯比回归学术沉淀,2018年,卓纳宣布代理克罗斯比及其作品,在这之后很少见到其作品在拍卖场上出现。





奥斯卡•穆里略1986年出生于哥伦比亚,10岁时他随家人一起移居伦敦。2007年,穆里略获得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的艺术学士学位,2012年他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最常使用的工作室坐落于伦敦东北部。


由于穆里略的移民背景,他的创作与“社群”的概念密切相关,作品体现出他在全球各地进行创作时与不同城市和地区建立起的跨文化联结。穆里略的创作非常多元化,包括油画、行为艺术、装置、出版、雕塑等等。他在创作中融入多种媒介和技术,比如文字、现成品、布料与大量的拼贴,以映射他对当今全球化之下的地理、历史和经济转变的关注。


奥斯卡·穆里略个人最贵拍品

《无题(不同寻常的绘画)》

Untitled (Drawings off the wall)

170.2 x 152.69 cm

2011年作,综合材料

纽约富艺斯,2013

USD 401,000


近日,穆里略汇集全球10万多名学生4万幅油画的八年项目《频率》将在伦敦哈克尼的一所中学首次完整展示,展期从2021年7月24日至8月30日。


奥斯卡·穆里略《频率》,图片来源:fadmagazine


穆里略曾于2015年参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其他重要的机构个展及群展还包括伦敦蛇形画廊、迈阿密卢贝尔家族基金会、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Performa行为艺术双年展、第20届悉尼双年展、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第10届柏林双年展、北京UCCA艺术中心等。2018年,卓纳于香港的画廊举办了其亚洲的首次个展。2019年,穆里略还先后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英国剑桥大学茶壶院美术馆美术馆、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纽约协德艺术中心、美国阿斯彭美术馆、德国汉堡艺术协会、英国透纳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同年,与其他三位艺术家共同荣获透纳奖。


穆里略的作品被广泛收藏于世界各地,包括意大利都灵的桑德雷托•雷•雷鲍登戈基金会、洛杉矶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迈阿密的卢贝尔家族收藏,以及荷兰根特的S.M.A.K.市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2013年,卓纳画廊宣布代理穆里略,这为其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同年创下个人年度成交额最高纪录。




六角彩子1982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她从未在艺术学校接受专业培训,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她从2002年起正式开启创作之路。目前,她以德国柏林的工作室为中心,精力充沛且高产量地活跃于世界画坛。


六角彩子的绘画技巧自成一派。她徒手运用丙烯酸树脂漆在纸板上作画,极具涂鸦天赋。这种以手代替画笔的技巧,加上即兴表演的行为,颇具过去日本具象派艺术的特色。她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个醒目的元素——大眼睛的日本漫画风女孩。对六角来说,画这些女孩是一种乐趣,也是她在绘画中表达个性的一种方式。


六角彩子个人最贵拍品(2021年之前)

《姊妹》The Sisters

130.5 x 162 cm

2007年作,丙烯

台湾罗芙奥,2020

TWD 11,760,000(USD 416,880)


在2021年6月22日结束的“周杰伦x苏富比”日场中,六角彩子的作品《无题》以477.3万港币成交,翻最低估价9倍有余,同时刷新其个人拍卖记录。


六角彩子个人最贵拍品(2021年新纪录)

《无题》Untitled

140 x 100 cm

2016年作,丙烯

香港苏富比,2021

HKD4,773,000($614,532)


六角彩子在日本的千叶县立美术馆、荷兰的简·范德哥特博物馆举办过个展。2020年,桶田在日本的21世纪美术馆和螺旋花园举办私人收藏展,其中就包括有六角彩子的作品。


除了桶田收藏之外,六角彩子的作品还被日本的群马现代艺术博物馆、轻井泽现代美术馆,以及荷兰的福林登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近年来六角彩子的拍卖表现呈递增趋势。2018年富艺斯香港举办的“色彩无尽”展出了六角彩子的作品,此后她在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的艺术市场人气一路攀升,作品成交价格也屡创新高。




郝量198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2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主修中国画,2007年留校攻读硕士学位。现生活于北京。


其创作致力于重塑中国传统水墨画,将数千年前历史的古代水墨画技术带入当代艺术创作中,其艺术历史典故和弥合东西方文化符号的技巧令人耳目一新。其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外艺术圈的广泛关注。在郝量的绘画中,文本的深度是其一贯的依存,他以绘画写文本,在当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反思,追溯对于传统的讨论。早年,西方卡夫卡及卡尔维诺式的文字进入郝量的关注,对于骨骼与传统意象的对照,直抒胸臆。近年,他更为深入地投向中国传统的文本经典。


郝量个人最贵拍品

《林间记》

An Anecdote from the Grove

234 x 140 cm

2011年作,设色绢本

香港苏富比,2019

HKD 15,175,000(USD 1,933,112)


2014年之后,郝量的社会影响力与辐射面不断扩大,在非盈利机构中的展览比重显著上升,展览不仅从国内二线艺术城市转向了艺术中心城市上海、北京、香港,甚至纽约;合作机构的层次也在不断提升,2017年起,郝量先后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参展机会。


郝量的作品被大都会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等知名艺术机构收藏。其中,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郝量作品是来自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收藏家王兵捐赠的《由仙通鬼》。


2013年新水墨市场火爆,郝量就是从这时起开始被注意到。2014年初,郝量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幽邃之地”,开幕不久作品便销售一空。据画廊主夏季风透露,当时郝量的作品大概均价4万至5万元一平尺,相比三年前涨幅可观。二级市场同样反映显著,半年后,“幽邃之地”中的重要作品《云记》在上海佳士得上拍,这件10米长卷获得众多买家的竞投,最终以675万元成交,不仅刷新当时郝量的个人纪录,也使其成为80后中国艺术家新贵。2018年高古轩宣布代理郝量,同年市场大涨,之后进入沉淀期。



尼古拉斯·帕蒂1980年出生于瑞士洛桑,先后在洛桑艺术学院和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纽约。


帕蒂因其大胆、超凡脱俗的风景、肖像和静物作品广受赞誉,对其好评非源于其高科技的创作方式,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的“传统”。他的作品主要由柔和的色粉创作,这种独特的媒介,可以让帕蒂在描绘自然和静物过程中,创作出不同寻常的深浅和流动感。独特的视觉语言融会贯通出一个充满奇异角色与形象的宇宙,通过将这些物件转化成抽象生物的形态,帕蒂在作品中传递了更深一层的关联与意义。他把独有的视觉表达融合进一个充满幻想角色和图案的世界中,呈现一种不可思议的效果。


尼古拉斯·帕蒂个人最贵拍品

《静物》Still Life

149.69 x 170 cm

2014年作,色粉

香港佳士得,2020

HKD 10,450,000(USD 1,348,059)


目前,帕蒂的个展正在卢加诺瑞意美术馆展出,展出作品包括静物、风景、肖像画等,帕蒂通过反自然的色彩来重新审视这些主题。该展览从2021年6月27日开始展出,持续至2022年1月9日。


尼古拉斯·帕蒂《日落》,2017,图片来源:卢加诺瑞意美术馆


帕蒂的展览遍及全球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包括布鲁塞尔马格利特美术馆、牛津现代美术馆、华盛顿赫什霍恩博物馆暨雕塑公园、洛杉矶哈默美术馆及佛罗伦萨安东尼宫等。2018年底,位于北京的木木美术馆举办了帕蒂作品展,该展是帕蒂在亚洲地区的首次非营利艺术机构展览,为帕帝打开了中国乃至亚洲区市场的大门。无论是博物馆展,还是画廊展、艺博会,帕蒂都经常亲自策展,并为其作品绘制相衬的壁画,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其强化观众的现场感受、也有利于网络传播,同时还为其带来了大量的艺术订单。


帕蒂的作品被许多知名的基金会、家族、银行及艺术机构收藏,包括大卫·罗伯茨艺术基金会、马西亚诺艺术基金会、鲁贝尔家族、瑞士宝盛银行、瑞士银行、苏黎世美术馆、卢加诺瑞意美术馆、木木美术馆等。


帕蒂是豪瑟沃斯画廊签约的最年轻艺术家之一。同时,他还与其他五家画廊保持着合作关系,包括布鲁塞尔的泽维尔•哈弗肯斯画廊、米兰的考夫曼•雷佩托画廊、格拉斯哥的现代研究所、苏黎世的格雷戈里•斯泰格画廊和纽约的卡尔马画廊。


多家合作画廊的运营为其作品一级市场奠定下广泛而深厚的基础,2019年豪瑟沃斯画廊宣布代理帕蒂后,他的作品成交表现更是一路蹿升。值得一提的是,他颇受亚洲藏家和收藏机构的欢迎,截止去年底,香港是他作品最大的拍卖市场。




哈罗德•安卡特1980年出生于布鲁塞尔,2007年于比利时坎布雷国立视觉艺术高等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布鲁塞尔和纽约两地。


安卡特以其雕塑装置艺术而出名。他的创作总在诸多艺术媒介之间跳跃,利用多种多样的媒体为观众创造多元的体验,涵盖了绘画、雕塑、版画、素描与摄影等。他常常会展开系列创作,通过对相同主题的反复描摹来探索绘画的可能性。在安卡特的创作中,平静的自然景观变成了围绕绘画本身的沉思。


哈罗德·安卡特个人最贵拍品

《无题》Untitled

200 x 133.9 x 4.09 cm

2014年作,综合材料

纽约佳士得,2016

USD 751,500


2020年初,安卡特开始着手一系列海景的绘画,将这一主题简化至最纯粹的图形形态。他的构图透过直白的天际线,隔开天与海。这种强烈对比将绘画从图像式的整体剖解为抽象式的部分,将宁静的海景转化为对画作本身的思考。一如艺术家全部作品中的寓言式创作动机,着色生动的云翳天幕有著人格化的作用,隐示着有机体的无限可能与个性。


哈罗德•安卡特《无题》(细节),2020年作,©艺术家和卓纳画廊


安卡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均有展出,包括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巴黎东京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得克萨斯州休斯顿梅尼尔艺术馆——这也是艺术家首次在美国的重要博物馆举办个展。2019年底,安卡特还参加了位于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群展“凸面/凹面: 比利时当代艺术展”。


安卡特的作品被纳入众多国际机构永久收藏,包括巴塞尔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华盛顿特区赫施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慕尼黑市立伦巴赫美术馆、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得克萨斯州休斯顿梅尼勒艺术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惠特尼美术馆。


安卡特于2018年被卓纳画廊代理,其市场于2019年出现显著抬升,后回归原先水平。截止目前,拍卖市场流通的均是安卡特偏早期的作品。近两年安卡特又有新作诞生——2019年纽约弗里兹艺博会期间,卓纳画廊售出了6件安卡特的全新大幅画作,单价在20万美元左右。新作于拍卖市场而言,还需反应和发酵的时间。




亚历克斯·伊斯雷尔198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2003年从耶鲁大学毕业。2010年艺术家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罗斯基艺术与设计学院完成了他的艺术硕士学位,现长期于洛杉矶工作和生活。


由于伊斯雷尔常年生活在洛杉矶,可以说是好莱坞造星与流行文化的亲历者。他的作品引用了南加州的流行文化,他对怀旧色调的运用唤醒了美国人对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并强调了通常在电影和电视中描绘的南加州灯光,以锐利的轮廓和简化的形式区分每个元素。他把自己对于流行文化、明星崇拜、快餐消费的理解,融于作品之中——霓虹色的底色、墨镜下的侧脸是他作品中标志性的元素。他的作品在几个重复的形状上不断变幻色彩,用复制光鲜的外形、艳丽的色彩等来讽刺明星效应、娱乐过度消费、快餐式文化等当代社会现象。


亚历克斯·伊斯雷尔个人最贵拍品

《幕布天空》Sky Backdrop

213 x 423.5 cm

2012年作,丙烯

纽约佳士得,2014

USD 1,025,000


2020年,伊斯雷尔受家乡洛杉矶电影的启发创作了一件以“幽默”为主题的艺术品——著名的好莱坞标志“HOLLYWOOD”中的“H”从山顶位置移至住宅路边。“H”的意思代表家(Home)、好莱坞(Hollywood)、徒步旅行(Hike)和抢劫(Hijack),伊斯雷尔解释,“我看到好莱坞标志上的 H 在搭便车……或者它可能被劫持了?”从这件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智慧。


“H代表幽默” © 亚历克斯•伊斯雷尔,2020


伊斯雷尔出名较早,在研究生尚未毕业前便已在各种艺术展上频频亮相。多家艺术机构为伊斯雷尔举办个展及群展,包括北京松美术馆、因斯布鲁克艺术空间、墨尔本蒙纳士大学艺术博物馆、圣马力诺汉庭顿艺术馆、达拉斯纳希尔雕塑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里昂联盟美术馆等。


伊斯雷尔是高古轩的代理艺术家。他的作品早早就被古根海姆美术馆、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收藏。


不同于其他艺术家,伊斯雷尔的市场成就更多体现于时尚方面——2019 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系列,路易威登品牌都选择与伊斯雷尔携手,推出各种联名系列,包括香水、丝巾、包包等,完全的让这位洛杉矶艺术家施展他的标志美学,充满活力的潮流时尚元素。在对艺术和品牌、文化和商业的探索过程中,伊斯雷尔新增现代元素,创意十足,引人注目。




阿莫阿科·波阿佛1984年出生于西非加纳,毕业于维也纳艺术学院,现在生活和居住在维也纳。


波阿佛以色彩明快的肖像画为黑人的欢乐、黑人的主体性和黑人的自决权提供了话语空间。正如他创作中的“黑人侨民”系列一样,这些肖像画挑战了平面、简化的黑人特质,以一种安静的亲近感来歌颂他的黑人同胞。每位缪斯的目光、姿势和服装风格都协调统一,坚守自身华丽且复杂的身份构成。同时,波阿佛的作品风格被认为与奥地利天才艺术家席勒相似,特别是对于人皮肤肌理的处理方式。厚涂的油彩使人产生了运动和深色阴影的幻觉,也暗示着一种深层而无限的力量。


阿莫阿科·波阿佛个人最贵拍品

《巴巴·迪奥普》Baba Diop

211 x 167.5 cm

2019年作,油画

香港佳士得,2020

HKD 8,890,000(USD 1,146,818)


波阿佛是2020年极具话题性的艺术家之一,随着“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在美国社会的扩散,凸显黑人和非洲移民身份的艺术作品也受到大量关注这样的行为被外界所关注。波阿佛入选为《时代周刊》发布的2020年“新时代百大人物”。波阿佛还与多个品牌结盟,包括迪奥2021年春夏男装系列等。


阿莫阿科·波阿佛X Dior Men 2021 春夏系列,图片来源:NOWRE


波阿佛是鲁贝尔家族收藏项目的首位驻留艺术家,该奖项曾经吸引了多位明星艺术家的参与,例如2019年透纳奖联合获得者奥斯卡·穆里略。2020年,波阿佛迎来首场个展“站在我身边”,展览在芝加哥的玛丽安·易卜拉欣画廊举办,这是一场面对面的演出,每次最多允许五名参观者进入画廊。展览中时尚黑人男女肖像作品质感华丽,从多个方面简洁地展现了时代精神。


他的作品被私人藏家和机构广泛收藏,包括玛丽路易斯·赫塞尔、列奥波多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尔贝蒂娜博物馆、鲁贝尔博物馆等。


目前,波阿佛代理合作画廊包括Roberts Project、Mariane Ibrahim这样的中小型画廊,为了更好的维护其作品市场,波阿佛正在接触纽约的大型国际画廊寻求合作。在其作品市场需求提升,商业活动增加、作品价格快速上升的背后,波阿佛迅速意识到黑人创造力被某些利益集团利用的危机。他开始通过拍卖回购作品,以及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为当地艺术家等创立工作室的方式抵制对于艺术品的炒作行为,以维护对自己的艺术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