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都有哪些国际顶尖银行在发展艺术业务吗?

随着近些年来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加速扩容,艺术品交易途径正日趋多元化地发展。银行金融业与艺术市场逐渐交融,互相渗透。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国际顶尖的银行正在发展艺术业务吗?今天和小艺一起来看看吧!


摩根大通

图片1.jpg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2.5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1.5万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5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同时摩根大通也是世界上最早收藏当代艺术品的银行,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地银行收藏的藏品已达3万多件。摩根大通的企业收藏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企业发展以及美国经济、金融变迁史息息相关的藏品;另一部分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收藏的以现当代绘画、雕塑、平面和摄影作品等为主的大量艺术品。可以说,在金融与历史、金融与艺术交相辉映的融合中,折射出摩根大通深厚的底蕴,也塑造了其独特的气质。


在艺术收藏部门(Art Program)的常规收藏工作之外,摩根大通还时常在世界各地做展。2004年他们资助了纽约当代美术馆(MOMA)扩建项目,同时在那儿做展,追溯起来,摩根大通的创始人John Pierpont Morgan本身就是收藏家,他的母亲正是纽约MOMA的创建人,渊源一直未断。2008年,Art Pro-gram在总监Lisa KErt的带领下来到迪拜的国际金融中心,做了“收藏的视觉:摩根大通收藏现当代艺术”展,将70多件国际性的当代艺术作品带入中东,也让迪拜从新的角度了解一家银行。

JPMorganLibrary.jpg

▲The J.P. Morgan Library & Museum


摩根大通银行的艺术银行业务建立在其丰富的当代艺术收藏基础之上。银行并没有单独开展艺术银行业务,而是将其置于私人银行业务中的私人资产管理。摩根大通银行对这些个人资产提供财产管理和增值、财产转移、信托、财产保护等服务,同时还设有专门的“基金会和捐赠”业务。它持续探索将艺术品的投资潜力和财富增值相结合,为高端客户提供基于艺术品的资产投资组合。这些发展经验已成为众多全球顶尖商业银行效仿和借鉴的典范。


近几年,摩根大通银行支持艺术的脚步和他们的银行业务一样迈到了中国。在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摩根大通也坚持回馈社区并延续企业艺术传统,将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视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在出资与今日美术馆合作了两年的农民工子女艺术教育项目之后,他们又赞助“今日文献展”。

224.png

▲摩根大通宣布自己成为北京今日美术馆2010年今日文献展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


2010年,摩根大通与今日美术馆合作举办了首届今日文献展。今日文献展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览之一,展出了70多名国内外杰出艺术家富有创造力和前瞻性的150件作品。在艺术赞助之外,摩根大通还积极支持今日美术馆流动儿童艺术项目,提供富有创新性的周末艺术课程,迄今已有近400名流动儿童从中受益。2010年9月18日,摩根大通宣布自己成为北京今日美术馆2010年今日文献展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2011年,为庆祝在华90周年,摩根大通特别邀请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设计了纪念标识,沿袭了将当代艺术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悠久传统。同时,摩根大通独家赞助以“关系”为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意在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关系”。2012年,摩根大通再次独家赞助展览 “未来通行证”,展览汇集了方力钧、徐冰、不二良、奈良美智等来自国内外的150位知名艺术家或艺术家组合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传承、环保和未来绿色能源等创新概念。

233.png

▲摩根大通独家赞助展览“未来通行证”


除此以外,摩根大通银行也在收藏中国的艺术品,有15世纪的丝绸水彩绘画作品,19世纪水彩绘画作品,但更多的还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品。在收藏中国艺术品上,他们遵从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品位,并不盲从。


摩根大通的艺术品收藏影响着它的超富客户人群,与此同时,新型资产投资组合金融产品也为传统市场注入了新的可能。


德意志银行

图片2.jpg

德意志银行是一家全能银行,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对象是个人、公司、政府和公共机构。它与集团所属的德国国内和国际的公司及控股公司一起,提供一系列的现代金融服务,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公司金融、银团贷款、证券交易、外汇买卖和衍生金融工具。除了金融业务之外,德意志银行有250家分行在世界各地公开收藏艺术品,收藏作品超过1万件,比德国现代美术馆的藏品还要多。银行花了3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以当代艺术为主的56000余件艺术品,并将这些艺术品陈列在德意志银行遍布65个国家的850家分行。德意志银行相信:“这有助于银行员工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同时还可以支持艺术家的创作。


德意志银行的艺术银行业务被划归在私人财富管理部门。在德意志银行私人财富管理部门的“量身定做的专家服务”中,设立了艺术咨询业务。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构收藏者之一,德意志银行的艺术银行业务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方面是收藏体系规划,即新收藏的建立或现有收藏的拓展。德意志银行借助其多年艺术收藏运作的经验和国际化的网络平台,为客户寻找高质量、保值的艺术品;第二方面是价值保存,当客户希望保有现存的艺术收藏或者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时,德意志银行为其提供价值评估、鉴定和相关文件。此外,他们也提供艺术资产的修复、运输和保险方面的建议,同时也提供个人基金会筹建、艺术品捐献等建议和规划;第三方面是未来规划,这一业务涉及到遗产继承。当客户继承了一批艺术品和古董时,德意志银行可以为其提供各种可选择的发展建议,包括巩固遗产所得、拆分遗产以达到价值最大化等;第四方面是收藏管理。当客户苦于收藏管理过于耗费时间时,德意志银行为其提供专家帮助,包括确立收藏观念和艺术市场运营建议,也可以提供实际的操作,代理客户的收藏管理。总之德意志银行在艺术业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图片 1.png

此外,德意志银行还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艺术活动,旨在积极与多元文化及不同的社会现实对话,至今,其已经赞助了多个博览会以及展览。弗瑞兹艺术博览会(Frieze)自2002年创办,至今其影响力渐渐超过了法国FIAC当代艺术博览会以及德国科隆艺术博览会,成为观察欧洲博览会市场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TEFAF)是剖析博览会成功之道及其带动的巨大经济效益模式的最佳案例,这个1975年创立于荷兰南部的博览会,短短三十余年间从一个不知名的省级展览,发展成为今天世界顶级艺术和古董买卖的博览会,与出售现当代艺术的巴塞尔博览会齐名,因其出售作品的精良,一直有“不是美术馆的美术馆”、“待售的美术馆”的美誉……德意志银行现今是这些重要博览会的赞助商,在获得品牌推广的同时,他们的赞助对于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瑞士联合银行

图片3.jpg

瑞士联合银行是目前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拥有48000多名员工分布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的客户超过450万。瑞士联合银行为广大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银行的核心服务是资产管理、投资担保、科学研究以及商业零售服务,瑞士联合银行将服务内容的革新、全球的广泛发展与经济的稳定联系起来,实现优质的服务。瑞士联合银行的重要优势在于艺术银行业务与艺术收藏体系相得益彰,它曾被欧洲货币杂志社评为“世界最佳艺术银行”。


瑞士联合银行的艺术银行业务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艺术研究业务、艺术交易业务、艺术管理业务、结构解决业务和艺术平台业务。瑞士联合银行有一支具有30多年从业经验的顾客服务团队,专门针对实力雄厚的收藏家提供收藏建议与买卖评估。而瑞士联合银行本身对艺术品的采购则作为机构的内部收藏,在提高银行公众形象、吸引高端客户的同时,也在长线投资中实现套现功能。而且瑞士联合银行几乎不发行艺术品投资产品,如果高端客户涉及艺术品遗产分割、艺术品保险、艺术品基金规划等项目,需要艺术品估值、修复、资产配置、遗产划分、捐赠等指导时,瑞银艺术银行就为其提供资产管理性质的配套服务,目的并非买卖赚钱,而是加大顶级客户对机构的满意度和黏性。如此下来,瑞士联合银行的声誉传播甚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赖!

1.jpg

瑞银集团(UBS)在艺术赞助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与古根海姆瑞士地图全球艺术计划(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但对于华语区来说,这个有着半个世纪收藏历史的企业收藏依旧陌生。“瑞银收藏”的藏品,在亚洲地区的美术馆或私人艺廊中鲜少出现,关于它的出版物与研究也寥寥无几。


花旗银行

timg.jpg

花旗银行,花旗集团旗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是一间在全球近一百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总部位于纽约。


花旗银行以策展的方式在各地向有潜力的顾客介绍艺术家,以展览、评论影响顾客,同时以鉴价和预测成长空间召集买家。另外,无论是收藏家生前或针对家属,银行的艺术顾问在遗产问题上也有非常重要任务,避免收藏家在过世时,因为收藏品的价值高而有巨额遗产税的责任。尽管是个人理财的服务,花旗银行艺术投资却不建议客户为了投资购买艺术品,而是服务对艺术有兴趣的客户,因为对于艺术品的认识和交易,都需要许多研究工作的,这必须是本来就对艺术有热情的人才适合的投资形式。如果是为了增值,有比艺术品获利空间更大的产业。

2332.png

此外,花旗银行还推出了新的服务,为新贵们开设艺术投资课。在过去,银行往往很难挽留住现有客户的继承人。而花旗银行集团正在努力改变这一传统。花旗邀请大客户的继承人们(大部分20岁左右,最年轻的参与者为13岁)参加为期一周的课程,教授他们如何进行可持续投资、慈善事业与创业经营。其中一节讲座涉及到如何辨识艺术品的质量、价值与品相,以及艺术品归属的历史。本次讲座与佳士得拍卖行合作举办,还发放了价值10万美元的模拟货币,让学员组成小组举行模拟拍卖。


新加坡大华银行

图片5.jpg

新加坡大华银行在1935年创立,为新加坡第二大银行,它提供范围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个人银行服务、私人银行服务、商业与企业银行服务、投资银行服务、企业融资、资本市场业务、外汇资金服务、期货经纪服务、资产管理、创业投资管理、普通保险、人寿保险以及股票经纪服务。同时新加坡大华银行特别成立了专门的艺术委员会,来提供艺术品收藏及投资方面的业务。


新加坡大华银行自1982年开始主办年度全国绘画比赛并收藏获奖作品,目的是促进公众对本地艺术的更大兴趣,鼓励本地艺术家继续全心创作,让最优秀的原创作品得到肯定与鼓励。每年大华银行集团艺术委员会均委托知名艺术家、艺术鉴赏家和艺术馆馆长组成评委团,对比赛作品进行评选。评委团甚至请海外著名人士参与,以确保评选过程客观和公正。目前,大华银行全国绘画比赛已经成为新加坡艺术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2006年,大华银行全国绘画展览被纳入新加坡双年展的外围展,后者是展示当代国际艺术的知名文化活动。2007年,大华银行联合当年的新加坡艺术节推出名为“大华银行最佳绘画作品”的展览,展出了在大华银行举办的以往26届全国绘画比赛中夺冠的作品。2016年时大华银行已藏有绘画和雕塑共1500多件,展示在集团的总部以及全球各地的380个办事处。


中国民生银行

2.jpg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1月12日。除了基础的银行金融业务,民生银行积极探索金融行业与艺术市场之间的联系,在艺术品金融化方面进行探索。早在2006年底民生银行就已开发出第一款与艺术收藏品挂钩的资产管理产品,2007年,中国民生银行发布的《艺术品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报告》认为:“高收入阶层中有超过20%的人群有收藏的习惯。其中,艺术品价值大约平均相当于其全部资产的5%。这意味着,整个高收入阶层大约可以支付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银行的艺术业务领域亟待开发。


2007年7月,民生银行推出的理财市场上第一款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一经面世立刻引起投资者的追捧和青睐。借鉴前期研发成功经验并经二次研发,瞄准私人银行客户市场,2010年1月8日,民生银行面向私人银行客户推出的“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全额售罄,提前近一周结束募集。该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按照一定比例标准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的古代书画作品。2014年领先的艺术品电商HIHEY.COM艺术网宣布引入民生银行为其战略股东,这家艺术创业公司正在用互联网思维改写艺术产业新格局,已经是当时单体最大的线上艺术品经销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积极投身于这场金融行业跨界艺术的革命,在电商移动技术和线上线下管道、艺术品金融创新、艺术银行等方面与艺术品电商展开全面合作,这表明一场借由互联网思维下的艺术与金融跨界将走向全新境界,同时民生银行的艺术业务也会越来越发达!

CgqKkVZUO6WAWyigAACzncgikS845.jpg

▲艺术品电商HIHEY


作为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在艺术赞助上则显得更为灵活。中国民生银行被视为金融业介入艺术的典范,从赞助艺术家、展览,到赞助美术馆,甚至兴建美术馆、发售与艺术相关的基金、信托产品,民生银行参与了艺术行业的各个产业链。据了解,民生银行每年都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赞助社会公益活动,其中就包括艺术项目,民生银行在北京、上海赞助了一些机构和艺术项目。

3.jpg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目前,民生银行介入的途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开展一系列公益化的艺术计划和艺术项目,推动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金融产品,在艺术市场上获益,民生银行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战略可归纳为以学术带动市场。自2005年介入艺术领域以来,民生银行的摸索变得越来越清晰,而民生银行在艺术金融化的试水经验也值得后来者借鉴。


结语:


银行发展艺术业务一方面可以塑造银行形象,提升银行文化氛围和员工的想象力。另一方面银行收藏还可以用艺术来改变惯性思维,从而达到银行业务升级创新的目的。发展艺术品业务对银行多方面价值提升和功用正在慢慢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