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董 瑞

艺术市场通讯创始人、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总监、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艺术中国专项基金发起人、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理事、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年艺术发展基金副理事长。


作为近三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里唯一持续上扬的板块,现当代艺术板块呈现出长足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秋季作品上拍数量再创新高,西方现代和当代大师作品陆续进入中国藏家的收藏体系,过去五年大热的旅法艺术家市场开始归于平稳,而市场中坚力量开始逐渐向70后、80后艺术家转移,随着藏家专业性的提升价值认同的趋势逐步加强。


一、现当代艺术上拍作品数量创新高

本次秋拍现当代艺术板块上拍作品数量创纪录,以中国嘉德为例,本季上拍作品数量为578件,这是历史最高的数字,以往大拍为200-300件,本季直接翻番,甚至超一倍有余。除此之外,如保利、永乐等其他拍行的上拍作品数量也都在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其一,随着疫情好转,大家对艺术市场的前景有着积极的判断,认为市场的容纳性与接受度会因在2021年秋拍表现中有积极的反馈,因此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贾蔼力《紫色的疯景》,2009年作,成交价:1610万元,永乐拍卖2021秋拍


其二,由于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性加强,能看到本次秋拍前夕,多家拍卖机构出现在艺博会的展位上,这对拍行而言,既是一次预展,更是一次拍前的试水。所以2021年有很多在一级市场上表现突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二级市场的上拍量有明显提升。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宋琨《地藏六使者—大力使者》,2015年作,成交价:212.75万元,2021北京华艺秋拍


二、西方艺术家作品陆续进入中国藏家购藏体系

西方知名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开始有了更长足的增长,本季不仅刷新了西方艺术家作品在中国大陆拍卖的历史记录,甚至有西方艺术家个人成交纪录在中国诞生。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巴尔蒂斯《镜子里的猫Ⅲ》,1989-1994年作,成交价:1.67亿元,永乐拍卖2021秋拍


2021年中国嘉德特别推出了“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呈现了莫奈、塞尚等一系列大师级的作品,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在永乐“全球化的现当代艺术夜场”中,最后一件拍品——巴尔蒂斯的《镜子里的猫III》以6800万元起拍,最后加佣金以1.6675亿元成交,这一成绩不仅是艺术家本人的最高价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内地最贵西方艺术品纪录。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进一步的融入全球。中国藏家开始系统收藏与梳理全球的现当代艺术史、艺术大师,以及艺术作品。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克劳德·莫奈《睡莲池与玫瑰》,1913年作,成交价:1.54亿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


三、现代艺术板块旅法艺术家市场趋于平静

以赵无极、朱德群、常玉为代表的旅法“巨星”的市场时代开始慢慢趋于平静。旅法三剑客的作品已经深受市场认可,在国内的上拍、成交情况均表现良好。然而,在2021年整体上拍数量增加、选择面变宽时,其作品成交表现便趋于平缓,未能再造市场热度,对其市场而言也算是一种阶段性瓶颈。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赵无极《中国城》,1955年作,成交价:1380万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常玉《红色背景的百合花》,1940年作,成交价:1.0032亿港币,2021香港佳士得秋拍


与此同时,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另一批优秀艺术家,如刘海粟、颜文樑等正进一步被市场的认可。他们与旅法三剑客一样,同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大师级艺术家,只要是来源可靠,出版、展览记录相对丰富的作品,都会受到市场极大追捧,被视为博物馆、美术馆级的典藏。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刘海粟《复兴公园雪景》,1978年作,成交价:2300万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颜文樑《西郊公园傍晚》,1958年作,成交价:460万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


四、当代板块市场中坚力量向70后、80后艺术家转移

当代板块市场中坚力量的名单向中生代及青年艺术家转移。一方面,以第一代“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先行者,他们的许多作品已经进入到机构收藏,因此在市场上出现的频次会相对降低;另一方面,在一级市场的影响和带动下,一些中生代、新生代的艺术家开始受到愈发广泛的认可,他们于二级市场的上拍作品数量大幅度增加。


目前,50后艺术家中,毛旭辉和张晓刚颇受市场关注,本季他们的上拍作品数量均已超过10件,但交易情况却不是全面开花。大家主要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其经典作品上,即重要创作时期的经典创作元素、题材的作品,而非典型题材及成非经典时期作品的市场表现一般。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毛旭辉,黄色调家长图;深夜的走廊和楼梯;有拱门的红土调家长图(一组3件),1990年作,成交价:483万元,2021北京保利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毛旭辉《双面肖像(双面画)》,1982-1985年作,成交价:14.9万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1号 1997》,1997年作,成交价:1227.5万港元,2021香港苏富比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张晓刚《马祥生肖像》,1982年作,流拍,2021保利香港秋拍


60后的艺术家中持续活跃的包括曾梵志、刘炜和张恩利,这三位艺术家本季的上拍作品也都在10件以上,其中曾梵志秋拍上拍作品数量有近20件,体现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他们是近五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曾梵志 《祈祷(双联作)》,2012年作,成交价:3795万元,2021北京保利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张恩利《吸烟者》,1997年作,成交价:586.5万元,2021北京保利秋拍


与此同时,70后、80后艺术家也开始慢慢走向了主流的舞台。比如出生于1970年的尹朝阳,本次秋拍上拍作品数量超过了20件。他与张恩利一代年纪相差不远,也常常会将其与上一代并置讨论。而其他几位则更年轻——出生于1974年的欧阳春、1975年的黄宇兴、1978年的陈可和1981年的高瑀,四人累计的作品上拍数量可达80件左右,这是一个很惊人的体量,也是今年独有的现象,反映出大家对市场容纳性与接受度积极的判断。从当前成交表现来看,中生代及青年艺术家开始逐步在市场上占据主力位置,并已取得市场认可。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尹朝阳《广场》,2005年作,成交价:138万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欧阳春《长生殿(双联作)》,2009年作,成交价:230万元(艺术家拍卖纪录),2021北京保利秋拍


五、夜场与日场的成交表现呈分化态势

今年秋拍现当代艺术板块的夜场和日场成交表现呈分化态势。亲身参与者可以明显感受到日场趋“冷”,夜场趋“热”的现象——日场中许多作品是“一口价”成交,即接近底价成交;而夜场因拥有相对成熟的艺术家及作品,盛况空前,不时出现追价场面,其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作品以超最高估值成交,甚至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在夜场中创个人成交纪录。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黄宇兴《七宝松图》,2016-2019 年作,成交价:6483万港元(艺术家拍卖纪录),2021香港佳士得秋拍


在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艺行者”专场中,黄宇兴的七联作《七宝松树》以54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6483万港元成交。其个人拍卖纪录一夜之间提升了近6倍。此外还包括宋琨、欧阳春等,都在今年秋拍中创造了个人成交纪录。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宋琨《踏浪》,2016年作,成交价:333.5万元(艺术家拍卖纪录),2021北京保利秋拍


六、流拍和低价成交现象显著

伴随着大量作品推向市场,流拍量和低价位成交的数量增加。其背后有两层原因:一是市场容量增加,可选择的作品增多;二是送拍人的心理价位预期相对偏高。这就会导致买家的选择面变宽,只有很喜欢的买家才会参与竞价,并且由于价格已经偏高,竞拍难以达到买家心理价位,便会出现流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黄宇兴《视觉与成长(三联画)》,2000年作,流拍,2021中国嘉德秋拍


七、藏家专业度提升,价值认同增强

观察交易情况,可以发现如今的藏家越来越专业。大家对于艺术家作品价值的解读趋同性慢慢显现,体现为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分层。以50后艺术家毛旭辉的作品举例,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同一题材作品成交情况相差甚大。如“剪刀”系列,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作的作品市场要好于90年代末及2000年以后的创作。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毛旭辉《剪刀和小区楼房·冬日》,1995年作,成交价:172.5万元,2011北京华辰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毛旭辉《打开的白色西式剪刀》,2005年作,流拍,2021中国嘉德秋拍


再如黄宇兴,其最具代表的作品是他在2010年左右开始创作的一系列荧光色调、宝石色调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的市场接受度较高,而此前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市场估值,还是成交情况均相对偏弱。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黄宇兴《新世界》,2015-2016年作,成交价:1012万元,2021北京华艺秋拍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黄宇兴《找自己》,2008年作,流拍,2021中国嘉德秋拍


八、拍卖市场与画廊和博览会的联动性增强

当前艺术市场的发展特征有一定持续性,并不是偶发的。从春拍开始,接连不断有艺博会、画廊展览、私恰,再到拍卖,整个市场有一定的延续性。尤其是当代艺术市场,它的延续性体现更为突出。比如艺术家黄一山的作品此前很少出现在二级市场,但今年的艺博会上,由于他的代理画廊对他进行了较好的推广,助推了其作品在二级市场中的表现,在本次秋拍中有三件他的作品上拍,并受到买家认可,其价格与一级市场趋同,甚至超过一级市场。这就意味着一、二级市场联动性所蕴含的力量正在慢慢发酵。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黄一山《碗柜》,2015年作,成交价:39.1万元,2021北京保利秋拍


另一方面,画廊也成为拍卖公司作品征集的有利支撑。中国嘉德与国际知名画廊厉蔚阁展开合作,征集到四件印象派大师臻品,包括克劳德·莫奈博物馆级“睡莲”系列作品,保罗·塞尚的肖像画,卡米耶·毕沙罗的风景画,以及在征集最后时刻加入的一件巴勃罗·毕加索典型风格的肖像画,由此成就了中国嘉德首个“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五件拍品悉数成交,成交总额近2.4亿人民币,总成交率100%,斩获“白手套”专场。随着国务院发布2022年起百年以上油画进口“零关税”的暂行税率,此类交易未来可能持续在内地市场发生。


董瑞:2021秋季拍卖现当代艺术八大风向

巴勃罗·毕加索《戴帽子的女人》,1965年作,成交价:2357.5万元,2021中国嘉德秋拍